【理响中国】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 求是网

【理响中国】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2025-04-30 20:30:39

  4月25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上海“模速空间”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在主持学习和实地调研中,总书记对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随着算力、数据等技术条件不断成熟,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显著促进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凸显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日益重要的领域。

  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7年前,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曾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深刻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求“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这次在上海调研时,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要求“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鼓励广大青年“展示才华、大显身手”,勉励上海“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翻涌,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引发全球瞩目。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人工智能技术溢出效应彰显,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国产厂商研发的手机、电脑、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了“智”变升级;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既能演杂技、扭秧歌,也能搬重物、拧螺丝;机器狗“挑山工”健步如飞,AI巡检“上天入地”。人工智能还深入到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求职时能当参谋,旅行时能当导游,居家时喊它一声它能应,开车时踩一脚油门它能动。

  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给社会生活带来新模式新可能,也带来新困惑新问题。比如,当AI成为教学“助教”、学习“助手”,如何把握尺度与范围、培育现代青年的“人工智能素养”?再如,面对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如何更好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引导技术向上向善?再进一层,面对技术壁垒、智能鸿沟,如何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全球发展的普惠引擎?当人工智能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何处理“人工”与“智能”的关系?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催生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与新的“信息茧房”,人类又该如何思考?探寻这些答案,不仅需要更精妙的算法,还需要更深邃的治理智慧、更宽广的治理格局。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既要看到“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也要看到我们“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既要看到“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要看到它“带来前所未遇风险挑战”。总书记就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指明方向。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是加快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科技发展带来的治理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应该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推动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把握前沿技术的新特点新动态,把推动发展、加强治理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一定能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人类福祉添薪续力。

  (编辑:刘名美)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