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和景明的四月,我们走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山东省禹城市,调研这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的积极探索。
地处黄淮海平原的禹城,曾经饱受盐碱风沙的困扰,是粮食生产的困难地区。在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禹城人民的努力下,经过50多年的治理与开发,这里由昔日的“开门满目盐碱,抬脚足踏风沙”变成了“沟渠路旁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地区。
图为治沙改碱之后发展起来的禹城市辛店镇修庄村。禹城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在禹城市治沙改碱纪念馆里,讲解员引导我们观看了几个装有粮食的透明柱状筒,里面粮食的多少和相应的数据形象地展示出粮食亩产量对比:从1966年的90公斤/亩到现在的1500公斤/亩,禹城1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已经实现了“吨半粮”产能创建目标,这片贫瘠的土地已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盐碱地变“吨半粮”,这样的蝶变在新时代稳步推进、成效喜人。禹城市农业农村局的同志介绍,禹城把科技力量渗透到育种、施肥、农机等环节,开展土壤改良、品种选育、农机装备提升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配套,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结合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追施堆沤肥,进行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引进来自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26支科研团队在这里建立科技小院、实验基地,科技助力粮食连年丰收。如今,禹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提升改造阶段,计划到2030年将全市2019年以后没有实施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50多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改造成“旱涝保丰”的“吨半粮”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禹城市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富民产业,在10个乡镇建设农民创新产业园,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拓宽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渠道。
图为伦镇视界牧业外景。 禹城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走进伦镇视界牧业万头奶牛牧场,挤奶大厅的自动化挤奶盘正有节奏地旋转,奶牛依次走上转盘,挤奶器通过感应自动上套,几分钟时间就能挤完一头奶牛的鲜奶。
“我们引进了德国的GEA自动挤奶转盘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容纳80头奶牛同时挤奶,每头奶牛在这个转盘上转一圈的挤奶过程大概是七到八分钟,而这一个转盘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大约550头奶牛的泌乳工作。”视界牧业行政部经理刘斐介绍。伦镇依托万头奶牛牧场打造“奶牛小镇”,形成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废渣废液还田、观光旅游的一条龙循环闭合式生态农业循环链,实现了循环生“金”,让老百姓享受到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近年来,禹城市持续深化产业链前延后伸,形成玉米、大豆、小麦、奶业四条支柱型全产业链,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13家,形成200亿级食品产业集群,为禹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图为禹城地标建筑“糖城之光”,建筑主体由腾飞的“黄河龙”和功能糖分子结构融合组成。 禹城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于浩洋/摄
功能糖产业是禹城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典型。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用玉米做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牵线搭桥下,催生了禹城功能糖产业。禹城通过政府引导、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资源,以玉米淀粉和玉米芯为原料加工生产各种功能糖,打造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培育功能糖产业集群。
禹城功能糖产业的产生得益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其发展也得益于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功能糖企业在加大与全国科研院所的合作同时,还与本地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近年来,学院师生团队积极参与功能糖系列产品的研发,服务多家企业产线数字化升级改造,为企业开展定制化培训7个班次、300余人次。”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创始人朱国材介绍,作为本地成立最早的高职院校,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持续建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作企业也深度参与学院“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培养实施—评价考核—学生就业”全过程。
如今,禹城形成了以保龄宝、百龙创园、福田药业等为龙头的49家功能糖企业,市场份额占国内的75%、全球的35%,带动当地就业超过15万人,拉动禹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60元。
发展产业,让农民富裕起来、日子红火起来,党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禹城市每2—5个行政村党支部组建区域党建联合体,以组织联建带动产业联兴,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和“百企结百村”行动,强化村企利益联结,着力打造禹城特色的共富工坊,目前已建成运营58个。
当前,禹城正着力构建县级有重点龙头企业、乡镇有农民创新产业园、区域党建联合体有共富工坊、村级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四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平台。2024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产业融合发展,门口就业致富,禹城正徐徐铺展开强县富民、安居乐业的和美画卷。
调研组成员:吴强 丁虹 陈有勇
采写:陈有勇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